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气管插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8例).记录患者气管插管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吸功能(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及死亡原因,以60 d为观察终点.结果 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60 d的病死率为50%.死亡患者气管插管前GCS评分为3.6-+1.0;存活患者为6.3-+1.2.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表现为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降低.死亡组和存活组氧分压分别为(52±7)和(69±17)mmHg,氧合指数分别为109±34和170±31.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前GCS评分降低,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下降是预测死亡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气管插管前的GCS评分(P=0.015)及氧分压(P=0.026)为预测机械通气后脑梗死患者60d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尤其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综合分析气管插管前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血液中氧合参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推荐文章
重症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症脑梗死
病情严重程度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1790例脑梗死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脑梗死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305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脑梗死
预后
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
失衡型家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机械通气 病死率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7-5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2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06.1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机械通气
病死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