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冷冻解冻法是一种新型的破除W/O乳状液的物理破乳方法.为了揭示冷冻解冻破乳作用机制,本文以稳定性好的液体石蜡W/O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热扫描量热仪(DSC)与显微镜,研究了高黏度连续相液体石蜡体系的W/O乳状液的冷冻解冻破乳过程.结果表明:该破乳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当乳珠粒径均匀细小,小于5.5 μm时,乳珠在冷冻解冻循环中逐渐长大,经多次冷冻解冻后完成破乳;然而当乳珠粒径较大时,如51 μm,乳状液体系仅需单次冷冻解冻循环就可破乳较完全,破乳率超过90%.此外,乳状液含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破乳效率.乳状液水相的凝固点受乳珠尺度的影响,但受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当乳珠粒径较大时,水相凝固点随乳珠粒径的减小而降低;但是当乳珠粒径降至5.5 μm时,乳珠粒径的改变对其影响已不明显.
推荐文章
普洱茶籽乳状液的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优化
普洱荼籽
水酶法
乳状液
冷冻微波解冻
破乳
响应面优化大豆乳状液冷冻微波解冻破乳工艺研究
响应面
水酶法
乳状液
冷冻微波解冻
破乳
O/W型稠油乳状液的静态稳定性评价研究
稠油
O/W型乳状液
配制条件
稳定性
驱油剂对W/O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研究
W/O乳状液
稳定性
TSI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冻解冻法破除液体石蜡W/O乳状液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冷冻解冻 破乳 W/O乳状液 稳定性 DSC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分离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4-8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27.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1157.2006.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高红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28 733 15.0 21.0
2 李祥村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3 93 6.0 9.0
3 刘红晶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4 38 3.0 4.0
4 林畅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7 11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8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冻解冻
破乳
W/O乳状液
稳定性
DS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