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在浙江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在凝灰岩中的突水事故,通过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地分析了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突水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发现在苍岭隧道施工中发生的突水事故受到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活动特点的强烈控制,虽然凝灰岩本身不溶于水,但在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特殊构造,为地下水的运移和赋存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是造成突水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助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建立了苍岭隧道突水灾害的超前预报识别标志,提出了"地质预报结合强排、注浆加固围岩"的突水防治措施.
推荐文章
浙江苍岭隧道岩爆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岩爆
工程地质特征
防治措施
苍岭隧道
盘岭隧道突水和突泥事故地质成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隧道工程
富水压性断层
地质分析
突水、突泥
处治措施
大相岭隧道涌水塌方处理技术
长大深埋隧道
涌水塌方
掌子面
注浆
岭脚隧道突泥突水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岭脚隧道
突泥突水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江苍岭隧道凝灰岩突水现象地质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突水 工程地质特征 防治措施 苍岭隧道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施工、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2.2+7
字数 3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836.2006.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忠 34 479 12.0 21.0
2 汪琦 9 80 5.0 8.0
3 温进芳 6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突水
工程地质特征
防治措施
苍岭隧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0836
50-1169/TU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岩土馆二楼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8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472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