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长期对桩的承载力的现场测试研究发现,动力打桩公式在测试贯入度时无法考虑土体对桩的影响,而"低应变"法的击振能量太小,同时要计算"参振系统"的参振土体的质量,特别是,该计算方法又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高应变"法对一般单桩的击振能量太大导致桩土系统进入较大的塑性破坏.因此,采用一维单自由度模式分析系统最小击振力,利用一维杆件振动模式导出桩土系统的0阶与1阶振动频率(准静态),得出桩顶振动位移与桩土系统最小击振力的函数关系,能够克服"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存在的缺陷.实践检验表明,所提出的测试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桩基础承载力测试的工程应用问题.
推荐文章
高桩码头基桩竖向承载力原型试验研究
高桩码头基桩
承载力检测
原型试验
数值分析
应变测试
沉降测试
振冲碎石桩在提高尾矿库坝基承载力中的应用
尾矿坝
振冲碎石桩
坝基承载力
夯扩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夯扩桩
承载力
试验研究
基桩竖向荷载传递模型及承载力研究
基桩竖向承载力
荷载传递模型
沉降计算
超长灌注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桩承载力动态测试的最小击振能量研究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单桩承载力 桩顶振动位移 低应变 高应变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49,15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4
字数 40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06.03.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仁成 9 15 3.0 3.0
2 赵锡宏 59 1386 23.0 3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桩承载力
桩顶振动位移
低应变
高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