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SV40 T基因对其诱导的永生化细胞系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以手术切除的卵巢肉瘤样癌腹壁转移组织为材料,进行体外培养.将永生化基因--SV40 T抗原基因转染第10代细胞,经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得到永生化细胞系.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双层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免疫组化等,研究转染与未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转染与未转染细胞对顺铂、阿霉素、足叶乙甙、拓扑替康四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建立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命名为BUPH:OVSC-1.经SV40T抗原基因转染,建立人卵巢肉瘤样癌永生化细胞系,命名为BUPH:OVSC-2,两者均已长期稳定传代.通过比较,两者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别,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SV40 T基因永生化的细胞保留了原细胞的分化表型,SV40介导的永生化细胞系可作为体外研究的模型.
推荐文章
永生化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可逆性
细胞永生化
生物学特性
携带SV40T/HSV-tk基因永生化正常成人肝细胞的构建
永生化
正常成人肝细胞
逆转录病毒
自杀基因
SV40LTAg基因永生化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永生化
软骨细胞/细胞学
细胞培养
BLTR-4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初步鉴定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永生化
膀胱
尿路上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V40T基因介导的永生化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原医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SV40 T 卵巢肿瘤/人 肉瘤样癌 细胞系 永生化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50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4756.2006.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183 1391 21.0 30.0
2 冯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40 207 8.0 11.0
3 刘广芝 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27 68 5.0 6.0
4 昌晓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 51 344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V40 T
卵巢肿瘤/人
肉瘤样癌
细胞系
永生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刊
半月刊
1674-4756
11-5689/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三路7号
36-2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359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