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近,在各种报纸上常有报道青年人在社会、好心人的资助下,踏上社会而不懂感恩“让人心寒”的消息,已引起了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已经把“学会感恩”列入《中小学守则》作为思想教育的一项内容。然而,人们常会反思: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已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那么,为什么社会各界关心和帮助的贫困学生或孤儿,到了他们事业有成而会出现“忘恩负义”、或是避而不见,让人心寒呢?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年轻人显然是有不足之处,理应加强教育。但是这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吸取些什么教训?从中能悟出些什么道理?我们较多地往往只是关心和反思青少年问题,反思我们对青少年教育缺少了些什么,但是有否进一步研究我们以往的工作以及受助学生的心态呢?笔者认为至少在这几个方面值得探讨与思考:
推荐文章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让"美好江苏"深入人心
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
社交媒体
美好江苏
实心寒竹生长特性研究
实心寒竹
湖南特有
生物学特性
生态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让人心寒”的反思
来源期刊 大众心理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人心 社会现象 教育行政部门 思想教育 贫困学生 教育工作者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
页数 1页 分类号 B8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华龙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心
社会现象
教育行政部门
思想教育
贫困学生
教育工作者
青少年问题
青少年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心理学
月刊
1004-6100
31-1228/G3
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大田家炳教
4-4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9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