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激光划痕测试法和弯曲应力理论,建立了涂层结合界面应力的理论模型,推导出结合界面剪应力、正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公式,分析了结合界面应力产生的机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正应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中心区域内,而在界面边缘附近,正应力迅速下降,在界面边缘处其值降为0;剪应力和剥离应力主要集中在界面边缘区域内,在远离界面边缘区域,剪应力和剥离应力则迅速下降;涂层中正应力和涂层厚度、基体厚度以及杨氏模量无关,界面间剪应力以及剥离应力随涂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并且由涂层与基体厚度以及杨氏模量所共同决定.
推荐文章
涂层界面结合强度检测研究(Ⅱ): 涂层结合界面应力检测系统
X射线衍射法(XRD)
界面结合强度
涂层
残余应力
一种弱界面结合涂层面内抗拉强度测试方法
弱界面
涂层
面内抗拉强度
热喷涂涂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研究进展
再制造
结合界面
热喷涂
涂层
中子吸收涂层/斩盘界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界面应力
中子吸收涂层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涂层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涂层界面结合强度检测研究(Ⅰ):涂层结合界面应力的理论分析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涂层结合界面 正应力 剪应力 剥离应力 激光划痕法(LST)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7-29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
字数 20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6.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鲁金忠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2 480 14.0 19.0
2 张永康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19 3356 29.0 43.0
4 冯爱新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68 754 14.0 25.0
7 张雷洪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170 8.0 11.0
8 葛涛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185 9.0 12.0
9 孔德军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2 414 13.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27)
二级引证文献  (17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涂层结合界面
正应力
剪应力
剥离应力
激光划痕法(LS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