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停留在“积累”的层面,要求学生“规范”的“接受和继承”语文知识,并着眼于纯“技术化”的语言能力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自我的热切关注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就会使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所以,在提倡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作为独立的个性发现新事物,认知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使用新方法,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改革第一课堂,拓宽思维空间语文学科有强烈的人文色彩,语言的习得决非纯语言过程,文化和社会政治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听和读不仅是获取信息,同时也在感受和体味说话人和作者的感情,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说和写,也不仅是机械的信息输出,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人情和事理,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育要摒弃“规范”的程式,死板的方法;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参与,充分活动,充分感知。因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技能,只有正确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既不是“从零开始”,也不是“到此结束”,此言极是。所以学语言,单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培养创造能力,第一课堂更显得单薄无力。只有开辟第二课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