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时域法损伤识别方法大多要求节点响应信息完备,且计算量大,容易形成病态方程组;而利用静力凝聚原理,结合有限元方法,可以不考虑节点转角信息,通过简单的刚度矩阵修正,把问题的求解规模极大降低,同样达到损伤识别的目的.
推荐文章
基于时域法桥梁自振特性参数的识别技术探讨
时域分析
自振特性
频率
阻尼比
考虑重力影响的索结构损伤行波识别法
损伤识别
行波
小波
信号去噪
结构损伤诊断的改进静力方法
损伤诊断
静力方法
损伤程度
基于静力测量数据的随机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随机梁式结构
损伤识别
静力
模型误差
测量误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力凝聚在时域法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时域法 静力凝聚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1,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3
字数 20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983.2006.06.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万忠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损伤识别
时域法
静力凝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