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比双房右室三腔起搏与右房室双腔起搏预防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PAT)的效果。方法将具备起搏器适应证,抗心律失常药物(AAA)防治PAT无效的40例非甲亢及风心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植入双房右室三腔起搏器(三腔组)及右房室双腔起搏器(双腔组),术后3、6、12、24及36个月各随访一次,观察比较PAT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三腔组的PNF发作次数及SF-36评分在术后3个月时改善不显著(P〉0.05),但6、12、24及36个月时改善明显(P〈0.05);三腔组服用AAA减少或停用。结论与普通双腔起搏比较,双房右室三腔起搏具有明显的预防PAT作用,其作用在中、长期逐渐显现,并能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AAA)的使用。
推荐文章
双心房同步起搏的临床应用
双心房起搏
心律失常
房性
迅速性房传导沮滞
冠状窦电极
单腔心室不同起搏部位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影响
单腔心室起搏
缓慢心律失常
起搏部位
三腔心脏起搏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
心脏起搏,人工
心房颤动/治疗
心力衰竭,充血性/治疗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缓慢心律失常病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缓慢心律失常
迷走神经反射
右室心尖部起搏
危险因素
老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房右室三腔起搏与右房室双腔起搏预防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电-解剖重构
年,卷(期) 2006,(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胜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309 1414 18.0 25.0
2 祁述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97 385 9.0 15.0
3 刘启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181 735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起搏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电-解剖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月刊
1729-5386
深圳市布吉京南路50号66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