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研究了松乳菇深层培养所需的碳、氮源及其交互作用.在供试的多种碳、氮源中,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合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氮源是黄豆粉,松乳菇不能利用尿素和亚硝酸盐.碳、氮源交互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生物聚合物产生的优良培养基为培养基1:蔗糖1.5%、可溶性淀粉1.5%、牛肉膏0.25%、黄豆粉1%、硝酸钠0.1%;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生物量分别为0.923g/100mL和80.1mg/100mL;培养基2: 蔗糖1.5%、可溶性淀粉2%、牛肉膏0.1%、黄豆粉0.75%、硝酸钠0.3%;菌丝体和胞外生物聚合物的生物量分别为0.927g/100mL和83.2mg/100mL.
推荐文章
松乳菇菌丝深层培养营养因子及发酵条件研究
松乳菇
菌丝体
深层培养
营养因子
松乳菇菌丝生长营养需求的初步研究
松乳菇
菌丝生长
营养需求
A/O 两种工况条件下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比较研究
胞外聚合物
污泥特性
多糖
蛋白质
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作用机理的探讨
胞外聚合物
好氧颗粒污泥
蛋白质
多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乳菇深层培养胞外聚合物产生的营养条件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松乳菇 深层培养 菌丝体 胞外生物聚合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07.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彤 上海师范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所 31 362 12.0 18.0
2 柯丽霞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6 317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乳菇
深层培养
菌丝体
胞外生物聚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