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婴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围术期炎性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效果来评价聚-2-膦酰甲氧乙基腺嘌呤(poly-2-methoxyethylacrylate,PMEA)涂层管道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0例在ECC下进行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PMEA涂层管道组(A组)和非涂层组(B组),每组1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仿.所有患儿均在麻醉成功开胸前(T1)、ECC 30min(T2)、ECC结束鱼精蛋白中和后(T3)、术后4 h(T4)和术后24 h(T5)5个时间点采取动脉血,测定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1β、IL-6、IL-8、IL-10、瘤坏死因子(TNF-α).术前、术后24 h常规测定肝肾功能、白、球蛋白及电泳、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并进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24 h尿量、心包引流量、血制品用最、ICU滞留时间及术后肺功能比较.结果 血小板计数(T3、T4)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各时间点白细胞计数、IL-10、TNF-α无明显差异.IL-6(T4、T5)、CRP(T5)、IL-1β(T5)、IL-8(T5)A组升高低于B组(P<0.05).术后肝肾功能两组相仿;而cTnI A组升高低于B组(P<0.05).术后机械通气气道峰压A组低于B组,术后肺功能好于B组.术后尿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相仿.A组心包引流量及血制品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 PMEA涂层体外循环管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减轻ECC诱发的全身炎性反应和保护血小板的作用,临床上体现出保护肺功能的良好结果.
推荐文章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乌司他丁
炎性反应
体外循环
肺保护
婴幼儿
氨茶碱对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作用
氨茶碱
体外循环
炎性反应
红景天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0
体外循环(心肺旁路)
红景天
炎性反应
小婴儿巨大室间隔缺损的体外循环管理
体外循环
婴幼儿
巨大室间隔缺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涂层技术对小婴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外循环 PMEA涂层 炎性反应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0-203,2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4.1
字数 3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403.2007.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兵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115 326 7.0 9.0
2 陈张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64 214 7.0 8.0
3 陈纲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25 68 5.0 6.0
4 钟慧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21 65 5.0 6.0
5 何春兰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 13 4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外循环
PMEA涂层
炎性反应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双月刊
1672-1403
11-4941/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43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