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铜钴巨磁电阻功能膜,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包括镀液的主盐离子浓度、配合剂浓度、pH值以及沉积时的电流密度等对铜钴颗粒膜层的组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EDX能谱仪和XRD分析了镀层组成、表面形貌和结构.膜层的组成成分、晶粒大小与镀液的主盐离子浓度、配合剂浓度、pH值以及沉积时的电流密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镀液中钴离子浓度增大时,镀层中的钴含量相应的提高,镀层结晶更加粗大.镀层中铜离子浓度增大时,镀层中的铜含量提高,镀层结晶变得致密.配合剂柠檬酸钠浓度增加对镀层中钴的含量起到一定的抑止作用,而对铜的沉积则有促进作用,同时颗粒膜层结晶更加致密.低pH值下有利于铜的沉积,但此时镀层的晶粒较为粗大.控制电流密度可以改变镀层的组成,较高的电流密度有利于钴的沉积.
推荐文章
Co-B纳米合金功能膜化学沉积和电沉积的比较
电沉积
化学沉积
纳米钴硼合金
非晶态
沉积速率
错流微滤制备动态膜过程中细微颗粒沉积机理
动态膜
错流微滤
临界粒径模型
颗粒沉积
颗粒增强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脉冲电沉积制备研究
脉冲电沉积
纳米复合材料
沉积速率
显微硬度
表面形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沉积制备铜钴颗粒膜
来源期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沉积 沉积条件 铜钴颗粒膜 组成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制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9-2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4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20.2007.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占国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87 611 14.0 19.0
2 杨中东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38 430 13.0 19.0
3 赵林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0 83 5.0 9.0
4 田昂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3 50 4.0 6.0
5 国栋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5 105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沉积
沉积条件
铜钴颗粒膜
组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季刊
1671-6620
21-1473/TF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