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生物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的重要器官,从而引起肺损伤、脑损伤及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不良健康效应.本文对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
生物安全性
传播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上)
大气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总悬浮颗粒物(TSP)
组成
源解析法
测量技术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下)
大气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颗粒物(PM2.5)
总悬浮颗粒物
(TSP)组成
源解析法
测量技术
大气细颗粒物与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PM2.5
心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048纳米颗粒物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颗粒物 毒理 生物安全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编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14|R12
字数 4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茂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21 434 9.0 20.0
2 陈国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9 325 6.0 9.0
3 马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13 348 6.0 13.0
4 廖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10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颗粒物
毒理
生物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卫生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906
11-6000/R
16开
北京宣武区南纬路29号
2-608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