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对鲜切马铃薯褐变和贮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lO2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浓度却不一定越大越好.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处理均对PPO和POD酶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二氧化氯240mol/L处理10min、360 mol/L处理5min和360 mol/L处理10min处理效果最好;马铃薯的PPO、POD活性很高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与褐变度数值相吻合;经过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处理的样品之间蛋白质含量有差异,但不太明显.
推荐文章
二氧化氯对鲜切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影响研究
C102
鲜切莲藕
PPO
褐变
抑制
感官品质
二氧化氯对鲜切莲藕多酚氧化酶的影响研究
ClO2
鲜切莲藕
PPO
褐变
抑制
感官品质
红茶菌液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影响
鲜切
马铃薯
红茶菌
褐变
伤处理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技术及机理研究
伤处理
鲜切马铃薯
褐变
抗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稳定态二氧化氯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性及酶褐变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二氧化氯 PPO POD 褐变度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55.3
字数 15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078.200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淑芳 6 61 4.0 6.0
2 高丽朴 7 59 4.0 7.0
3 李武 4 22 1.0 4.0
4 孙程旭 宁夏大学农学院 2 3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鲜切马铃薯
二氧化氯
PPO
POD
褐变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食品科技
月刊
1673-9078
44-1620/TS
大16开
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13号楼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3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87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