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在与动物相依共存的漫长岁月里,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生活习性等引发了人类许多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进而被世界各国人们用来描述客观世界,解释抽象观念,表达各种思想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生动形象的源于动物的习语、谚语表达式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语言中的经典.猪就是这许许多多动物中最普通的一个,它是人类为了食肉而养的第一种动物,有考古学家指出,人类养猪的历史已有一万多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熟悉的家畜,猪这个家族不挑不拣,豁达乐观,随遇而安,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人类吃着这种动物的肉(人类食用的主要肉源,许多人生活中不可一日无肉),穿戴着它的皮制成的衣物,使用着它的毛加工出的各种产品,却很少对它们怀有感激之情,更别提什么赞美之心了,甚至连最起码的尊重或好感都谈不上. 汉语里很难能找出一个可以令人产生积极联想的与猪有关的表达方式,充彻于耳的是"猪狗不如""死猪不怕开水烫""猪脑子""睡得像个猪""猪鼻子插根葱-装象"等.英语中无论是SWINE(猪的旧称),PIG(猪的统称),SOW(母猪)还是HOG(公猪),从古至今,与猪相关的习语、谚语就很少有表达肯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