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经中颅窝入路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经中颅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中颅窝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经中颅窝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 经中颅窝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的显露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为0分、2分和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0、(523.00±101.98)mm2和(706.30±119.39)mm2,每一步扩大后显露面积均较前明显增加(P<0.001).对经中颅窝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为1分、5分和10分.结论 ①单纯中颅窝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显露有限.②在单纯中颅窝入路的基础上进行2次扩大后,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和显露面积明显扩大,但相应的损伤程度扩大,尤以磨除弓状隆突后损伤程度最大.
推荐文章
部分迷路切除对桥小脑角区显露及其损伤程度的评价
桥小脑角
经迷路入路
显露程度
损伤程度
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至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岩斜区
颞骨岩部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颞底-经小脑幕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后颞部
应用解剖
颞底-经小脑幕入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不同程度扩大中颅窝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解剖学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脑脑桥角 中颅窝入路 显露 损伤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51.11
字数 4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520.2007.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亚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62 191 8.0 10.0
2 张建生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61 372 10.0 17.0
3 段磊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30 121 7.0 9.0
4 赵贤军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11 56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脑脑桥角
中颅窝入路
显露
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1520
43-1241/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7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1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