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建立了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UniTank工艺流程的仿真模型,根据该仿真模型,分析了曝气强度和排泥速率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流程各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具有非稳态特征,溶解氧浓度与曝气强度及排泥速率有关.曝气强度越大,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越高;中池曝气强度的变化,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边池的溶解氧浓度.增加排泥速率,会降低反应器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的浓度,并增大边池的溶解氧浓度.本研究结果对UniTank工艺溶解氧浓度的合理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溶解氧浓度的神经网络控制研究
神经网络
溶解氧
控制
污水处理
基于SOTSFNN的溶解氧浓度控制方法
神经网络
控制
溶解氧浓度
动态仿真
自组织算法
溶解氧传感器校准过程氧浓度调节方法优化研究
溶解氧传感器
水体氧浓度调节
校准方法
对比优化
A/O工艺中溶解氧模糊控制器设计的研究
A/O工艺
溶解氧(DO)
曝气量
模糊控制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UniTank工艺流程溶解氧浓度动态分析
来源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环境工程 UniTank工艺 溶解氧 非稳态 仿真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污染控制技术与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0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94.2007.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姗燕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 76 5.0 5.0
2 汪喜生 5 42 4.0 5.0
3 王文佳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 44 4.0 6.0
4 许洲 5 56 5.0 5.0
5 姚重华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9 387 11.0 19.0
6 彭争梁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境工程
UniTank工艺
溶解氧
非稳态
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全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009-6094
11-4537/X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2-77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8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58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