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在DNP基组下研究了氧分子和氧原子在CuCl(111)表面上的吸附.对氧分子在CuCl(111)表面吸附的相关计算和比较发现,覆盖度为0.25单层时的吸附构型为稳定的吸附构型,氧分子倾斜地吸附在CuCl(111)表面的顶位时比较稳定,吸附后O2分子的伸缩振动频率与自由O2分子相比发生了红移.态密度和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吸附体系发生了由Cu原子向O2分子的电荷转移.氧原子在CuCl(111)表面吸附的计算结果表明,氧原子倾向于以穴位(hollow)吸附在CuCl(111)表面,通过Mulliken电荷布居和态密度分析对氧原子在CuCl表面的吸附行为作了进一步探讨.
推荐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11)的表面吸附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吡啶类缓蚀剂及其在Al (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类化合物
Al (111)表面
吸附
反应活性
Cl-在Al(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吸附
吸附能
表面
Ba2+在KDP(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KDP晶体
Ba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在CuCl(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催化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氧气 氯化亚铜 周期平板模型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6-7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4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37.2007.08.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文凯 福州大学化学系 58 266 8.0 12.0
2 王霞 福州大学化学系 7 41 5.0 6.0
3 陆春海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9 114 7.0 9.0
4 徐香兰 福州大学化学系 5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氧气
氯化亚铜
周期平板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催化学报
月刊
0253-9837
21-1195/O6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大连110信箱)
8-9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