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石流灾害系统是一种自组织临界性系统,这种系统的演化总是处在混沌的边缘,系统的演化过程是可以预测的.将改进的重标极差分析方法(RSH)引入泥石流灾害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中,并在计算赫斯特指数H时,定义1个涵盖序列历史和序列长时记忆信息的时间窗.应用该方法对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观测数据进行研究表明: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时间序列不仅具有持久相关性,而且在激增前赫斯特指数值要经历1个先降维,然后升维的过程.根据对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总径流量时间序列赫斯特指数值及其变化的分析,提出了预测预报泥石流灾害的3种定性判据.
推荐文章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泥石流灾害预警研究
泥石流
功效系数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预警模型
坡面泥石流降雨预报模型
地形条件
降雨条件
坡面泥石流
预报模型
基于多参数融合和RBF神经网络的泥石流预报
泥石流预报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RBF神经网络
发生概率
区域泥石流灾害的定量风险分析
区域泥石流灾害
定量风险分析
灾害熵
风险评价矩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非线性RSH方法的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泥石流灾害预测 自组织临界性 非线性理论 赫斯特指数 RSH方法 判据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46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7.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令侃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90 2815 26.0 44.0
2 高召宁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5 1183 15.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灾害预测
自组织临界性
非线性理论
赫斯特指数
RSH方法
判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