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研究了142个不同种类的秸秆青贮饲料样品的pH值和发酵产物(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建立了干燥粉碎和新鲜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以及浸提液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研究发现,pH值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的分析效果均较好,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和验证集样品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都大于0.80,并且干燥粉碎、新鲜和浸提液样品的RPD值分别为3.44、2.50和2.27; 3种状态样品的乳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的定量分析模型精度需进一步提高;R2在0.64~0.85之间;RPD值在1.38~1.93之间;丙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较差.方差分析显示,3种状态样品的测定结果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推荐文章
糖蜜和米糠对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香蕉茎叶
糖蜜
米糠
青贮
饲料品质
青贮饲料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转移研究
青贮饲料
近红外光谱
模型转移
斜率/截距
局部中心化
乳酸菌及丙酸钙对全株玉米和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乳酸菌
丙酸钙
全株玉米青贮
燕麦青贮
霉菌毒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青贮饲料pH值和发酵产物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近红外透射光谱 秸秆 青贮饲料 发酵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5-12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
字数 38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820.2007.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鲁佳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7 4951 30.0 64.0
2 刘贤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 799 15.0 28.0
3 杨增玲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1 662 14.0 23.0
4 李琼飞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近红外透射光谱
秸秆
青贮饲料
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