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快堆内发生超设计基准事故后,故障组件盒会发展到沸腾池,事故下一步的传播取决于池壁破损.文章采用机理建模方法,对3种主要盒壁破损机理建立模型,并在法国SCARABEE堆内实验中的BE+3和PV-A实验以及堆外GEYSER实验上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对PV-A实验的池壁破损给予了合理解释,总结出快堆池壁破损的相关结论,并对堆内发生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FCI)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
推荐文章
快堆严重事故工况下燃料组件盒破损机理的研究
快堆
燃料组件盒破损
热侵蚀
完全堵流
快堆严重事故中熔融物传播的双组分冻结模型
快堆
严重事故
熔融物
传播
双组分
冻结模型
中国实验快堆燃料破损探测系统建模、计算与分析
中国实验快堆
燃料破损探测系统
裂变产物
反冲
扩散
快堆局部事故时受损燃料组件的径向传热机理
快堆
局部事故
完全堵流
钠沸腾
体热源沸腾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快堆组件盒壁破损机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快堆 沸腾池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堆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8-4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931.2007.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锐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9 256 8.0 14.0
2 石晓波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15 2.0 3.0
3 王洲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 80 6.0 7.0
4 杨献勇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8 607 13.0 23.0
5 赵树峰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堆
沸腾池
燃料-冷却剂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