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X射线应力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凸轮轴经滚压、喷丸和滚压加喷丸3种表面强化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场分布,同时测定了凸轮轴在500℃退火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松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艺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滚压后凸轮轴的表面残压应力均较其余两者大,滚压应为凸轮轴最佳表面强化工艺;滚压加喷丸处理显著降低了滚压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弱了滚压工艺的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ANSYS的球体贯穿式组合凸轮轴应力变形分析
组合式凸轮轴
应力分析
变形分析
接触状态
壁厚减薄
摩擦力
凸轮轴制造工艺综述
发动机
凸轮轴
结构
材料
制造工艺
20CrMnMo凸轮轴渗碳后开裂原因分析
20CrMnMo
凸轮轴
渗碳
贯穿性裂纹
热应力
铸铁凸轮轴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铸铁凸轮轴
化学成分
铸造
表面强化
磨削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凸轮轴表面强化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凸轮轴 表面强化 残余应力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先进制造技术及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413.4|TG668|TG115.22
字数 32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298.2007.08.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海彬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8 306 11.0 17.0
2 李伯全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1 661 15.0 21.0
3 罗开玉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0 207 8.0 14.0
4 孔德军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2 414 13.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凸轮轴
表面强化
残余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机械学报
月刊
1000-1298
11-1964/S
大16开
北京德外北沙滩1号6信箱
2-36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7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174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