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常用的地震子波估计方法有确定性子波估计和统计性子波估计,各有其优缺点.2类子波估计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褶积理论模型,即子波在传播过程中保持波形不变,没有考虑子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动态性.实际上由于地层对子波具有吸收作用,子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步衰减,子波传播是一个动态衰减过程.改进静态褶积模型提出动态褶积模型,从而估计动态子波.假设地层反射系数为白噪序列,震源子波在地层中传播形成衰减地震道,对此地震道作小波变换时频谱分析,采用箱状平滑对衰减地震道频谱作平滑,去除反射系数的影响,从而获得子波振幅谱,再假设子波为最小相位,通过希尔伯特变换求得子波相位,从而实现动态子波估计.理论模型分析与实例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一种地震子波峰值频率的估计方法
峰值频率
衰减
垂直地震剖面
品质因子
基于PSO & GA结合算法的地震子波估计
子波估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高阶累积量
双谱地震子波估计
高阶累积量
高阶谱
子波估计
反褶积
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Voronoi图
地震定位
双曲线方程
山东地震台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地震子波估计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动态子波 小波变换 地震数据 时频分析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4+43
字数 31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7.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仕军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3 437 13.0 18.0
2 彭才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9 110 6.0 9.0
3 常鑫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6 1.0 2.0
4 赵景美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子波
小波变换
地震数据
时频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