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整体有限元方法进行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在土体侧向的边界节点处用弹簧并联阻尼器来进行模拟;在土体平面应变单元和桩体梁单元连接处,用补充约束方程进行节点耦合,使两种不同类型单元满足连续条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求出了三种上部结构刚度下体系1至6阶的自振周期和桩基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到了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上部结构刚度的增大将增大桩基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响应,且桩顶及桩身处于第一个软硬土层交界面处的截面的内力尤为突出等结论.
推荐文章
桩承-上部结构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设计探讨
群桩-土-结构共同作用
群桩相互作用因子
时-频域分析
周期放大因子
动力反应
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中地震波的分析研究
地下结构
地震动力响应
地震波
分析
不同参数对土石坝地震动力响应影响
土石坝
有限元法
材料参数
地震动参数
动力响应
规律
煤矿采空区的地震动力响应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动力响应
位移
地震加速度
ABAQUS
煤矿采空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部结构刚度对桩基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工基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弹性-阻尼边界 地震反应分析 上部结构刚度改变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3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152.2007.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春林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46 434 11.0 19.0
5 杨小卫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7 4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弹性-阻尼边界
地震反应分析
上部结构刚度改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工基础
双月刊
1004-3152
42-1151/T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8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