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管内超声成像可以显示血管内腔、管壁清楚的实时截面图像,从而使定量测量血管参数成为可能.传统手动追踪内腔和管壁边界的方法既费时又存在较大的主观误差,本文将二维主动轮廓算法模型向三维扩展,提出一种适合血管内超声图像的自动三维边缘检测方法,通过对初始给定三维模型实施三维主动界面变形,从而使其逐步逼近目标轮廓.实验结果发现自动检测的内腔、血管壁面积与手动追踪非常吻合,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小的系统误差,并且纠正二维检测中带来的局部偏差,可作为医生可靠而准确的诊断工具.
推荐文章
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的自动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
图像处理
可变形模板
血管内超声
内腔边界
基于快速推进法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的三维分割
血管内超声
图像分割
快速推进
导管伪影
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的边缘自动检测方法
血管内超声图像
边缘检测
活动轮廓模型
梯度向量流
自适应外力
三次B样条
基于独立三视图的图像序列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
三视图
基础矩阵
计算机视觉
摄影测量
转换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的自动三维边缘检测
来源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可变形模板 血管内超声 内腔边界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4-5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11.73
字数 45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2615.2007.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惠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170 1536 20.0 30.0
2 董海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14 34 4.0 5.0
6 李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9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缘检测
可变形模板
血管内超声
内腔边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5-2615
32-1429/V
大16开
南京市御道街29号1016信箱
28-14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61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