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本体论层面来理解道德灌输,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学校德育合法性的认识,符合社会教化的现实与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当前,道德灌输的知识论基础受到了后现代哲学的颠覆。信息时代灌输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灌输内容的良莠不齐。代沟的加大使得谁有资格灌输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以普适性伦理与时代精神作为灌输的新的知识论基础,以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作为灌输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平等互动作为新的“授一受”关系的建构基础。灌输在实践中应力戒强制灌输,但这不等于要取消任何意义上的灌输,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赋予灌输以本体论的地位。人类道德教育总是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两级之间来回摆动。绝对的“左”和绝对的“右”都会带来学校德育的灾难性后果。正确的道路应是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即在尊重、发挥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同时,谨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这种引导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推荐文章
基于XML的网络协同制造本体论的研究
网络协同制造
本体论
XML
液压成套设备
一种利用RDF(S)建立本体论的方法
本体论
RDF(S)
命名空间
公理
本体论在Web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本体论
信息检索
语义
概念
论灌输在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灌输
中小学道德教育
意义
德育课程改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德灌输的本体论意义及当代危机
来源期刊 中国德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道德灌输 本体论 知识论基础 危机 学校德育 价值引导 个体社会化 后现代哲学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班建武 76 380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灌输
本体论
知识论基础
危机
学校德育
价值引导
个体社会化
后现代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德育
半月刊
1673-3010
11-5338/G4
大16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80-43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111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