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大叶臭椒果实,叶,茎3个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并探讨其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水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化学组分分析;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果实中挥发油提取率为4.73%,主要成分为桧烯(32.43%)、芋烯(28.91%)和1,8-桉树脑(13.55%);叶部分中含挥发油提取率1.89%,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3.79%)、桧烯(26.89%)和α-萜品醇(11.13%);茎中挥发油提取率为0.21%,主要成分为萜品烯-4-醇(37.77%)和桧烯(10.58%).果实中挥发油无抑菌作用;叶提取挥发油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茎中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果实中挥发油含量最高,且果实、叶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茎所提取得的挥发油有广谱抗菌作用.
推荐文章
GC-MS分析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椒蒿
挥发油
气-质联用(GC-MS)
光茎大黄挥发油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光茎大黄
挥发油
体外抑菌活性
假奓包叶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分析比较
假奓包叶
不同部位
挥发油
GC-MS
忍冬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成分分析
金银花
忍冬藤
挥发油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叶臭椒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叶臭椒 挥发油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17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07.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小江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119 1512 21.0 30.0
2 朱海燕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30 344 12.0 17.0
3 杨付梅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4 55 4.0 4.0
4 杨小生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66 1081 19.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叶臭椒
挥发油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