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摇瓶和4 L发酵罐上研究了营养和环境条件对重组菌E.coli M15 (pQTPL)分批发酵生产酪氨酸酚裂解酶(TPL)的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20 g/L葡萄糖和1.0 g/L玉米浆使TPL酶活提高到63.1 U/g(干重).在此基础上,维持发酵液中溶氧水平为30%,可使菌体浓度在8 h达到4.78 g/L,酶活为54.6 U/g,比对照组(不控制溶氧)分别提高了21%和31.6%.采用溶氧反馈调节-限制性补料策略,可使菌体浓度提高到31.5 g/L.采用两阶段温度和pH控制策略,在发酵前8 h控制pH 7.0、温度37℃,8 h 至发酵结束之间控制pH为8.0、温度为30℃,可使重组菌的TPL酶活达到154.4 U/g,并使TPL在细胞中过量表达,实现了高菌体浓度和高TPL酶活的统一.
推荐文章
乳糖诱导E.coli发酵生产FAD为辅基的葡萄糖脱氢酶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葡萄糖脱氢酶
乳糖诱导
发酵优化
层析分离
多酶级联催化合成(R)-β-酪氨酸
生物催化
生物技术
多酶级联催化
(R)-β-酪氨酸
利用E.coli评价铁碳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生物毒性变化
铁碳微电解
生物毒性
废水
反应
降解
M15甲醇汽油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甲醇汽油
整车
动力性
经济性
排放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coli M15 (pQTPL)高效发酵生产酪氨酸酚裂解酶的控制策略
来源期刊 过程工程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E.coli M15(pQTPL) 酪氨酸酚裂解酶 高效生产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生化工程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9-10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25
字数 2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606x.2007.05.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作营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4 674 14.0 21.0
2 李华钟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3 592 13.0 22.0
6 刘立明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0 547 15.0 19.0
7 时优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coli M15(pQTPL)
酪氨酸酚裂解酶
高效生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过程工程学报
月刊
1009-606X
11-4541/TQ
大16开
北京353信箱
80-29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6
总下载数(次)
12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