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不锈钢基体上采用离子束混合技术及电子束处理方法进行Mo薄膜沉积,沉积后的试样再进行氢离子注入.分别对氢离子注入前后的样品进行500~4000波数范围内IR分析,研究了氢离子辐照前后涂层的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的变化,对Mo涂层的抗氢机理进行了探讨.
推荐文章
H+辐照前后W涂层表面的XPS分析
离子束混合
W薄膜
H+辐照
XPS分析
磷饥饿对番茄幼苗H+分泌及Pi吸收的影响
番茄
磷饥饿
Pi吸收
H+分泌
H+泵
Pi/H+准量关系
活塞环用Mo-(NiCr-Cr3C2)复合涂层的优化研究
NiCr-Cr3C2
Mo
复合涂层
力学性能
H、He离子辐照对国产ZIRLO合金氧化膜的影响
氧化膜
离子辐照
国产ZIRLO合金
微观结构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IR研究H+辐照对Mo涂层的影响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Mo薄膜 离子束混合 电子束处理 IR H+辐照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2-11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5
字数 3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7.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晓松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61 434 12.0 16.0
2 杨斌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70 361 10.0 15.0
3 黄宁康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18 3.0 3.0
4 汪德志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5 8 2.0 2.0
5 刘春海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o薄膜
离子束混合
电子束处理
IR
H+辐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