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RT-PCR方法,从经ConA诱导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总RNA中扩增出编码林麝IFN-γ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筛选、菌落PCR鉴定、测序、序列分析,证实为林麝IFN-γ基因编码序列(全长498 bp).将其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融合蛋白的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6.9%.经NaOH法变性复性后,用GSTrap 亲和柱对蛋白进行了纯化.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林麝IFN-γ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对林麝异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鸡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鸡α干扰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北京鸭干扰素-α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
干扰素
表达
抗病毒活性
棘腹蛙Ⅰ型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棘腹蛙
干扰素
克隆,序列分析,表达
广西鹅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γ干扰素
克隆
序列分析
广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林麝γ-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分析及表达、纯化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林麝 IFN-γ cDNA克隆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3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岳碧松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 63 5.0 7.0
2 邹方东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 27 3.0 5.0
3 徐柳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 69 5.0 8.0
7 陈桂兰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麝
IFN-γ
cDNA克隆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