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分析了燃料乙醇能量收益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外有关燃料乙醇能量收益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国内研究现状,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计算了小麦燃料乙醇净能量值和能量产投比,对中国小麦燃料乙醇的能量收益进行了评价.主要结论有:如不考虑副产品能量价值,旧工艺和新工艺的NEV分别为-17022 MJ/t燃料乙醇和-11778MJ/t燃料乙醇,R值分别是0.64和0.72;如考虑副产品能量价值,旧工艺和新工艺的NEV值分别为2271MJ/t燃料乙醇和11249MJ/t燃料乙醇,R值分别是1.05和1.27,从能源经济性角度看,旧工艺和新工艺的能量收益已是正效益,且新工艺的能量收益显著提高;与美国玉米燃料乙醇生产相比,如考虑副产品能量价值,新工艺和美国玉米燃料乙醇的NEV分别为11249MJ/t燃料乙醇和7457MJ/t燃料乙醇,R值分别是1.27和1.34.由于小麦转化率要低于玉米,因而小麦燃料乙醇的R值会低于玉米燃料乙醇.中国小麦燃料乙醇生产(新工艺)NEV大于美国玉米燃料乙醇的原因在于:中国小麦燃料乙醇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23027MJ/t燃料乙醇)已明显优于美国玉米燃料乙醇(5078MJ/t燃料乙醇).
推荐文章
燃料乙醇温室气体排放与能量投入/产出的探讨
生物燃料
温室气体
燃料乙醇
能量投入/产出
全生命周期评价
中国小麦育种进展与展望
育种
分子标记
产量潜力
加工品质
抗病性
普通小麦
中国小麦种业发展研究
小麦
种子产业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对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能量效率的估算
燃料乙醇
能量效率
生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小麦燃料乙醇的能量收益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麦 燃料乙醇 能量收益 净能量值 能量产投比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94-380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24|X3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7.09.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胜 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 9 31 3.0 5.0
2 路明 12 92 6.0 9.0
3 杜凤光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燃料乙醇
能量收益
净能量值
能量产投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