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螺旋藻和轮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10.5时,轮虫种群密度最低,为90个/藻生长良好,OD560值为0.353.当氮源的浓度为6.25g/L时,最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而且可以抑制轮虫的危害.碳酸氢铵加入培养液48 h后轮虫数下降为0.培养时,2.0 L/min的通气不仅可以控制轮虫,还可以促进螺旋藻的生长.以每天14h光照/10h黑暗的光照条件最有利于增加螺旋藻的产量,而且轮虫为害最轻.
推荐文章
药物杀除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的轮虫的初步研究
药物
褶皱臂尾轮虫
极大螺旋藻
螺旋藻培养中轮虫的防治方法
螺旋藻
轮虫
阿维菌素
尿素
利用沼气废液培养螺旋藻
螺旋藻
沼气废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控制螺旋藻中轮虫为害的理化培养条件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螺旋藻 轮虫 pH值 氮源浓度 光照时间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9.2
字数 4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581.2007.1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中来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9 235 9.0 13.0
2 林乃铨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72 802 15.0 25.0
3 董美斌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2 2.0 3.0
4 余文英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23 163 9.0 12.0
5 陈学群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旋藻
轮虫
pH值
氮源浓度
光照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学报
月刊
1001-8581
36-1124/S
大16开
南昌市莲塘江西农业科学院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4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7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