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深入研究IGCT的关断特性,该文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IGCT关断过程中,流过IGCT电流的波形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用微分方程研究电路中IGCT关断特性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建立的IGCT关断过程电流波形数学模型为基础.该文建立基于斩波电路的IGCT关断暂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IGCT阻容吸收回路、线路杂散电感及限流电抗器对IGCT关断暂态过电压的影响.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IGCT关断过程中的暂态特性.
推荐文章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驱动电路的研究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驱动电路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透明阳极的数值模拟
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
透明阳极
功率半导体
数值模拟
门极换向晶闸管的纵向结构研究
隔离结构
工艺模拟
腐蚀
Bi-mode逆导门极换流晶闸管结构与特性研究
门极换流晶闸管
逆导
Bi-mode
BGCT
版图布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功率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关断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斩波电路 阻容吸收 杂散电感 暂态特性
年,卷(期) 2007,(7)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721
字数 29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8013.2007.07.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小娟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 15 1.0 1.0
2 毛承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61 4685 38.0 61.0
3 陆继明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33 3470 32.0 52.0
4 李国栋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0 339 9.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斩波电路
阻容吸收
杂散电感
暂态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半月刊
0258-8013
11-2107/TM
大16开
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内
82-32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02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727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