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欲挽道德狂澜于既倒,开新风而济于世,奠过于重知耻而分荣辱,善善恶恶而张是非。”可见,荣辱观的确立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知荣辱是一个人社会性潜在的品质,影响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立场和态度,使人更加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并内化成人格品质。
推荐文章
荣辱观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荣辱观
校园文化
和谐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的三个"W"
荣辱观
大学生道德教育
3W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增强小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性
来源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荣辱观 有效性 小学生 教育 人格品质 和谐社会 社会形象 社会性
年,卷(期) 200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23.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玲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荣辱观
有效性
小学生
教育
人格品质
和谐社会
社会形象
社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月刊
1007-9068
45-1233/G4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48-40
出版文献量(篇)
1546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