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儿童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主体,是任何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或者翻译都应该而且必须放在首位的因素,而这个特殊的读者群在心理和生理特点、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成人,这就决定了作品创作的特殊性。修辞的运用是实现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就儿童文学作品中辞格的具体运用进行探索,以期为更好的进行儿童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一些建议。
推荐文章
从外国儿童文学译介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
文学翻译
文学创作
生态哲学背景下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
生态哲学
生态美学
拓展美学
生态艺术理论
从目的论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
目的论
儿童文学
翻译技巧
论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
姚斯
期待视野
审美距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儿童文学修辞的使用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修辞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G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翠平 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修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