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初期郭沫若从日本归国参加抗战和为父治丧重大事件,标志着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这两大事件充分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民间传统文化话语对个人话语的强劲渗透和控制,以及权力与话语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显示出民间仪式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整合族群内部不同层次的话语系统的效力。
推荐文章
徽州民间婚嫁仪式的程式和仪式音乐的形态研究
徽州
民间婚嫁仪式
程式
音乐形态
从阅兵看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仪式
阅兵
政治生活
仪式
作用
蔡赴朝等出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电影产业
无锡
广播影视工作
广电总局
市委书记
副部长
江苏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郭沫若归国事件和奠父仪式的国家意义
来源期刊 抗战文化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日战争 话语分析
年,卷(期) kzwhyj_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5
页数 11页 分类号 K825.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俐 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37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抗日战争
话语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抗战文化研究
年刊
16开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
总下载数(次)
33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