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开宗明义,本文的主旨是要讨论20世纪文学理论的范式转换,亦即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换。本文所用的范式概念取三种意义,首先是韦伯社会学意义上的ideal types(理想型),其次是库恩科学哲学意义上的paradigm(范式),第三是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orientations(取向)。具体地说,我把库恩的'范式'当做理解文学理论建构的总体构架,把韦伯的'理想型'用做抽象概括基本方法论,最后还原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理论的'取向'上来。
推荐文章
文本作为世界——论虚构叙述世界
可能世界理论
虚构叙述世界
属性特征
跨学科研究
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阅读教学
文学类文本
对策
属性论在文本相似度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度
属性论
属性重心剖分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作品与(超)文本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理论 范式 意义 理想 后现代 方法论 文学理论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6
页数 15页 分类号 I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宪 南京大学文学院 134 1738 19.0 4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论
范式
意义
理想
后现代
方法论
文学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