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形成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片同步(ChipSync)技术的高速数字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具体阐述了高速接口电路的结构框图、片同步技术的优点、高速接口电路时钟网络的分配和接El电路的详细设计方案.分析了时序余量以及数据同步,给出了系统调试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当模/数变换器(ADC)的数据输出速率在50~600 MHz范围之内时,ADC输出的数据能够可靠地锁存到FPGA内部.这种方案成功应用到某合成孔径雷达2 400 MHz采样率的数据采集与形成模块中.
推荐文章
异步高速双口 RAM多串口接口电路设计
存储器
IDT 7130
电路设计
多串口
异步通信
双口 RAM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种方法
最简化
约束条件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编码器
奎恩-麦克拉斯基法
一种基于包的逻辑内置自测试电路设计方法
逻辑内置自测试
伪随机重现
回路
基于FPGA技术的RS232接口时序电路设计
FPGA
时序电路
RS 232
串行通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片同步技术的高速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来源期刊 测试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据采集与形成 高速接口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片同步技术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957
字数 41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49.2008.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80 2022 23.0 35.0
2 马小兵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5 77 6.0 8.0
6 陈兵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33 557 12.0 23.0
10 华斌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5 25 3.0 5.0
14 孙建涛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5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
数据采集与形成
高速接口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片同步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试技术学报
双月刊
1671-7449
14-1301/TP
大16开
太原13号信箱
22-1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