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性别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测定红细胞COMT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法,测定166名健康汉族志愿者红细胞COMT活性,分析性别与COMT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志愿者COMT基因194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进一步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内性别和COMT活性相关性.结果 建立的测定红细胞COMT活性的HPLC-ECD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满足测定需要.84名男性COMT活性为(1.347±0.621)pmol·mg-1·min-1,82名女性为1.255±0.473pmol·mg-1·min-1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T基因1947位点G/G、G/A和A/A基因型组内男性和女性COMT活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对COMT活性无明显影响.
推荐文章
RP-HPLC法测定人体红细胞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的活性
RP-HPLC
红细胞
COMT活性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
儿茶酚-○-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特点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
多态现象
儿茶酚甲基转移酶/遗传学
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问题行为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交互分析
青少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族青年人群中性别对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性别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 基因多态性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
字数 44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406.2008.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昌喜 福建医科大学药理学系 83 534 12.0 18.0
2 王长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95 463 12.0 17.0
3 黄品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67 271 8.0 14.0
4 刘亦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52 164 8.0 10.0
5 林翠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24 32 3.0 5.0
6 柯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18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性别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
基因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7-4406
31-1726/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4-573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7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