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亚微米光栅的应用通常要求栅脊侧壁陡直.通过比较两种配备不同离子源的刻蚀机的反应离子束刻蚀结果,认为影响亚微米光栅侧壁陡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离子束发散角(束散角),且小束散角有利于获得陡直的光栅侧壁.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双栅考夫曼刻蚀机束散角较大(大于13°),致使用常规方法获得的熔石英光栅的侧壁倾角仅为77°.针对此刻蚀机,尝试了三种提高侧壁陡直度的方法:旋转倾斜刻蚀法、交替倾斜刻蚀法和二次金属掩模法,分别把侧壁倾角提高到86°、86°和82°.最后从掩模侧壁收缩速率和槽底部与顶部离子通量的差异对束散角对侧壁陡直度的影响给予解释,并说明了上述三种方法的工作机理.
推荐文章
全息光刻-反应离子束刻蚀制作硅光栅
硅光栅
全息光刻
反应离子束刻蚀
驻波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脉冲离子束流聚焦装置的研制
脉冲离子束流
限束
透镜
聚焦
宽波段全息-离子束刻蚀光栅的设计及工艺
全息光栅
宽波段光栅
离子束刻蚀
刻蚀模拟
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
离子束增强
铜膜
离子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提高离子束刻蚀亚微米光栅侧壁陡直度的方法
来源期刊 光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衍射光栅 亚微米光栅 反应离子束刻蚀 侧壁陡直度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1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239.2008.01.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光学
衍射光栅
亚微米光栅
反应离子束刻蚀
侧壁陡直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学报
半月刊
0253-2239
31-1252/O4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4-2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61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3017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