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预损伤嗅黏膜与正常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生长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嗅黏膜损伤组、正常组.5只,组.嗅黏膜损伤组大鼠麻醉后采用自制弯头针,深入鼻腔内直至鼻中隔后1/3处,针尖抵住鼻中隔后切割数下至出血,填塞酒精棉条压迫止血.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伤后7 d取两组大鼠鼻中隔,将双侧鼻黏膜后1/3从鼻中隔刮下,胰酶消化后体外分离培养嗅黏膜嗅鞘细胞,调整浓度至1×109 L-1,采用改良NASH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结果:嗅鞘细胞纯度达70%时.正常组需14 d,嗅黏膜损伤组需12 d.正常组培养7 d后细胞进入对数期,嗅黏膜损伤组培养5 d后细胞进入对数期,两组嗅鞘细胞进入平台期后生长趋于缓慢,数量维持在106左右.在细胞生长周期的相同时间点.嗅黏膜损伤组嗅鞘细胞活性大于正常组(t=19.001 3,P<0.001),两组嗅鞘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3质量浓度基本相似(P>0.05).结论:预损伤处理嗅黏膜能够加快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增殖分化,且活性较高.
推荐文章
大鼠嗅鞘细胞体外培养及免疫组化研究
嗅鞘细胞
细胞培养
纯化
免疫组化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移植
细胞标记
神经再生
不同血清浓度及培养时间对成年大鼠嗅黏膜嗅鞘细胞的影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嗅鞘细胞
干细胞
血清浓度
细胞培养
细胞生长曲线
嗅黏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损伤嗅黏膜对自体嗅鞘细胞体外培养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嗅黏膜 嗅鞘细胞 顶损伤 原代培养
年,卷(期) 2008,(5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01-100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094.2
字数 41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5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阴小龙 西电集团医院创伤中心 26 77 6.0 6.0
2 常瑞 西电集团医院创伤中心 15 70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嗅黏膜
嗅鞘细胞
顶损伤
原代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