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研究了吴茱萸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文中以挥发油的吸光度为考察指标,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因素在不同水平条件下对提取吴茱萸挥发油的影响,采用L9(33)正交实验方法对CO2超临界萃取吴茱萸挥发油的工艺进行考察,并优化了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2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挥发油的收率平均可达1.523%.本文方法所得的挥发油收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法的收率,且耗时短、品质好.
推荐文章
超临界CO2萃取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烈香杜鹃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实验
超临界CO2萃取植物挥发油的传质模型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传质
模型
沙枣花挥发油及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MS分析
沙枣花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SFE-CO2 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2超临界萃取吴茱萸挥发油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科学仪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O2超临界萃取 吴茱萸 挥发油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鉴泉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生化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65 431 10.0 18.0
2 吕诗言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生化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3 2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2超临界萃取
吴茱萸
挥发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科学仪器
双月刊
1003-8892
11-2837/TH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理化实验楼512室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0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06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