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仿写,应该如冰心女士所说,要"循其规矩,范我驰驱",我们的作文大都从模仿名著开始、模仿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技巧,大多是出于对名作的喜爱,模仿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捷径,但依傍和模仿决不是创造,只有在模仿中求创新、用名家的技法来表现我的思想内容,而且表现得恰到好处,这才有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借名人的技法,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两者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就是"不隔",如果学习前人技法,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就是"隔". 例如有人模仿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中下面一段文字: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双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这时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向读者传递出内心的情感的途径是:一是客观描写,通过对父亲外貌、穿着、动作的描写,譬如"戴""穿""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双脚缩"等一系列极具视觉冲击力词语的使用,使我们眼前浮现出一幅"父亲爬月台买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