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地区RHD(-)个体的D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用PCR-SSP技术,对50例经血清学试验证实的真实RHD(-)个体3例弱D表现型个体15例DEL型个体进行外显子检测.结果 发现本地区RHD(-)个体D基因外显子存在明显的多态性:15例DEL型个体D基因外显子均全部完整存在;3例弱D型个体中有2例存在完整的D基因,1例为缺失大部分外显子的DⅥⅢ型;50例真实RHD(-)个体中,90%为外显子完全缺失,4%为外显子完整存在,但不表达D抗原;4%为缺失大部分外显子(存在第1、10外显子),不表达D抗原;另有2%为缺失两边外显子(存在第3、4、5外显子),不表达D抗原.结论 PCR-SSP技术可用于RHD基因的研究,在本地区血清学鉴定的RHD阴性个体中存在较高比例的DEL型个体,同时,常规血清学RHD(-)个体D基因存在多态性.
推荐文章
獭兔MITF基因部分外显子多态性研究
獭兔
MITF
毛色
多态性
人RH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研究
RHD等位基因
RhD表型
外显子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多态性
Rh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观察
RhD
外显子
多态性
莆田黑鸭MHCⅠ基因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
莆田黑鸭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MHCⅠ)
DNA测序
遗传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地区RHD(一)个体D基因外显子多态性检测
来源期刊 安徽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RHD基因 多态性 安徽地区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1-253,2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
字数 2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99.2008.03.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RHD基因
多态性
安徽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学
月刊
1000-0399
34-1077/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26-22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8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70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