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无限压电体内共线周期裂纹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考虑了裂纹尖端的饱和条带作用.应用Stroh理论和保角变换方法,得到了共线裂纹的一般周期解.对应力强度因子和饱和条带尺寸进行了理论推导,详细分析了它们与周期长和半裂纹长的比值h/l之间的关系.数值结果表明:1)当h/l大于4.0时,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较小,无限压电体内周期裂纹和单裂纹的值几乎相等.这表明当h大于4.0l时,建立裂纹扩展判据时可以近似忽略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2)周期裂纹的饱和条带尺寸趋近于单裂纹值的速度,取决于无穷远处的电载荷,通常无穷远处的电载荷越大,趋近速度越慢.
推荐文章
有限高狭长压电体中共线双半无限裂纹问题的解析解
狭长压电体
共线双半无限裂纹
复变函数法
场强度因子
机械应变能释放率
有限高狭长压电体中半无限反平面裂纹分析
狭长压电体
半无限裂纹
复变函数方法
场强度因子
机械应变能释放率
共线双裂纹压电材料无限长条的反平面问题
对偶积分方程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压电材料
半无限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多裂纹相互作用分析
矩形裂纹
双裂纹
相互作用
对偶边界元法
横观各向同性介质
半无限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限压电体内共线周期裂纹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应用数学和力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共线周期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饱和条带 周期长和半裂纹长比值 趋近速度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3-789
页数 7页 分类号 O346.1
字数 3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9/j.issn.1000-0887.2008.07.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洪平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16 106 6.0 10.0
2 杨峰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38 590 9.0 23.0
3 崔之健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7 10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线周期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饱和条带
周期长和半裂纹长比值
趋近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数学和力学
月刊
1000-0887
50-1060/O3
16开
重庆交通大学90号信箱
78-2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232
相关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