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定橄榄多酚对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选用质量控制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对多数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和微量液体稀释法相结合的药敏实验方法,定量测定橄榄多酚对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橄榄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2210/临床株、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的MIC均是0.25mg/ml.对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的MIC为4.0mg/ml.对变形链球菌ATCC25175/临床株的MIC均为0.5 mg/ml.结论:体外抑菌实验表明,橄榄多酚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口腔颌面感染的常见革兰氏阳性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而对变形链球菌也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
推荐文章
环庚三烯酚酮对植物致病菌的抑菌研究
环庚三烯酚酮
抑菌
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中草药
食源性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芒果甙对牙周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芒果甙
牙周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橄榄多酚对口腔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泸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橄榄多酚 微量液体稀释法 口腔致病菌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2.3
字数 23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69.2008.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吉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药学研究室 105 659 14.0 19.0
2 王瑶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18 64 5.0 7.0
3 惠曦 泸州医学院院长办公室 16 77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15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橄榄多酚
微量液体稀释法
口腔致病菌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