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绘画书法化在南朝还只是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乃在于作为绘画的标准,此时的象形远未达到文字学意义上的象形式的简略与象征.而且更由于"书取少.画取多"(宋·郑樵),在写实性未得到充分发展之前,即使抛开汉字这一基础不谈,两者在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可能完全同一,而更多的是方式的接近,因而书法化亦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正是有了这一理想的指引,绘画朝书法化的彼岸进行了艰难而漫长的跋涉.本文再论"六法"与书法关系,希望推动深入研究汉字、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推荐文章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
政府
市场
社会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由谢赫“六法”探究拙政园的造园艺术
谢赫“六法”
拙政园
造园艺术
山水画
谈英语情景教学中“六法”的应用
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应用
新技术条件下小学书法教育再认识
小学书法教育
课程标准
综合素养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法"与书法关系的再认识
来源期刊 美术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六法 汉字 书法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书法艺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97-9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顿子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法
汉字
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研究
双月刊
0461-6855
11-1190/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2-17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4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