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正确的诊断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腹膜炎时,传统的腹水细菌学检查所需时间长、费用高、操作繁琐,且敏感度低.当前,应用分子诊断技术,通过检测细菌DNA以诊断感染性疾病和鉴定致病菌正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此文就目前最常用的检测靶分子-细菌核糖体16S小亚基(16S rRNA)在SBP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
推荐文章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检测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 16S rRNA在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自发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16SrRNA
PCR在自发性腹膜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自发性腹膜炎
16S rRNA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S rRNA基因检测及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炎 基因,rRNA 核糖体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149.2008.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红英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四科 22 116 6.0 10.0
2 陈群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炎
基因,rRNA
核糖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双月刊
1673-4149
33-1340/R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82号
32-2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9
总下载数(次)
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