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几年,在药品市场上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本不属于药品的商品被冠以食字号、消字号、健字号、妆字号等,伪装成药品,相继涌进药店、医院、保健品商店,成为"药品"中的一员.而老百姓对产品是否为药品往往只是通过包装、品名、宣传资料等进行判断,结果经常把此类"伪药品"当成药品买回,既花了冤枉钱,又延误了治疗.
推荐文章
非药品冒充药品监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非药品冒充药品
监管体制
思考
陕西省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
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不良反应
陕西省
西安市药品分类管理现状调查
药品分类管理
西安市
调查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几点思考
药品招标
存在问题
展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伪药品冒充药品"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
页数 2页 分类号 F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月刊
1673-5390
11-5362/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2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3
论文1v1指导